必威betway中文版
SCHOOL OF MARXISM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郑敬斌|论“第二个结合”的辩证特质
来源:必威betway中文版
发布时间:2024-03-23
浏览次数:

(本文转载自 马院之声SDU 公众号)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无不有赖于思想解放的推动和先导。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历史意涵,深入阐明“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提出了“‘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重大论断,在思想史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规律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定位,明确了党和人民积极探索理论、制度和文化创新的实践指向,对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坚持和深化“第二个结合”推动新时代的思想解放,要求我们必须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把握其内在理论特质,正确认识其在对待魂脉与根脉、传统与现代、真理与佯谬、中国与世界等张力性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意蕴,妥善处理内蕴于其中的魂与根、古与今、立与破、中与外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担负起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历史责任,更好地担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一、魂根之相宜:在把握魂脉与深植根脉的统一中巩固文化主体性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就从主体维度上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所坚持和推进的“第二个结合”既不是内容范畴的牵强比附,也不是话语概念的机械拼凑,而是内嵌着中国共产党政治禀赋和文化基因、贯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脉和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化学反应”。“第二个结合”不仅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的坚守,以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现代形态的跨越中发展出来,成为现代的,而且意味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的坚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让马克思主义“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成为中国的。

(一)把握魂脉,以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是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前提,是把握“第二个结合"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真理品格,它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无疑是思想史上对人类文明进步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科学真理,是实现人类解放、解答“人类向何处去”最锐利最彻底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甫一成立,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形成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禀赋。毋庸讳言,实现“第二个结合”同样体现着中国共产党这一政治禀赋。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必须念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的主导地位,绝不能在理论前提问题上有任何含糊,否则“结合"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在“第二个结合”中强调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切中肯綮地把握晚清以降中华文明由受辱蒙尘到盛世重光、“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人主动”的关键,内在地包含着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指向。坚持和推进“第二个结合”,就意味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华传统文化作出科学评价,“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去芜存著、取精用弘。在马克思主义的淬炼激活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从旧有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展示出跨越时空、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标识和独特优势,使其成为现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以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这一内在要求,充分说明“第二个结合”并非建立在抽象思辨的“必须”之上,而是有其理论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的,同时也将“第二个结合”导向了一个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状态,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政治禀赋。

(二)深植根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

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是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现实基础,是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底气所在。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孕育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孤芳自赏、敝帚自珍的“老物件”,更不是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空招牌”,而是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活化石”,其中所积淀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字审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不仅为中国人在反复推求比较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文化基础,也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厚滋养。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必须深刻全面地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阐发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髓,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全面把握、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高度,巩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突出优势和文化基因。

的确,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在历史与现实中一再得到验证,但作为一个发端于欧洲的“舶来品”,仍需要面临如何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沃土中牢牢扎根,更好实现由表及里、深层融合的问题。在“第二个结合”中强调坚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实际上就是在全方位、多角度阐释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解决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的问题。一方面,“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鲜明的民族标识充实马克思主义,使其洋溢着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另一方面,“第二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定的民族形式”充实马克思主义,使其更加契合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信条。这一过程,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完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哺”,达至二者相契相合、相辅相成的态势,为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本固根深、枝繁叶茂持续供给了丰富涵养,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的。

(三)“第二个结合”在铸魂守根中巩固深沉而持久的文化主体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主体性。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的存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文明的保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也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日渐迷失低落。直到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晦的年代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激活了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且以国家形态绵延至今的伟大文明,使其再次进发出强大精神力量,进而挺立与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由是观之,文化主体性,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中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集中表征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性。

挺立与巩固文化主体性,归根到底是要以“两个结合”特别是以“第二个结合”为必由之路进行挺立与巩固,“第二个结合”,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内在贯通和相互融通,是深层次、主体性的结合。马克思主义魂脉是文化主体性的方向保证和理论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文化主体性的优势来源和文化根基。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魂”文化主体性就失去了思根指引,就无法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清醒坚定,就会淡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丢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文化主体性就等于失去了民族依托,就无法在文明定位中正确认识自我,就会淡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塑造力和辐射力。从实际的历史进程来看,“第二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彼此契合到深度结合再到互相成就提供了重要机缘,不仅让马克思主义以鲜活的时代气韵和真理力量成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鲜明的民族神韵和中国气派成就了马克思主义,而且让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连在了一起,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兴”,从而达至了“魂根之相宜"的理想境地,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使深沉而持久的文化主体性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实践能力的明证”本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魂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有机结合的光辉产物,也是坚持和推动“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典范,它的创立最有力地体现了这一文化主体性。

二、古今之会通:在溯源本来与面向未来的统一中彰显历史纵深性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是中华文明内生性演进和创新性承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历时态的视角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承载和凝结,可谓“古"这一范畴的卓然代表,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保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可谓“今"这一范畴的明确指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现实的写照,更是未来的通途,统筹把握了“阐旧邦”和“辅新命”的关系,内在地蕴含着湖源本来与面向未来的辩证统一,具有开阔的历史视野和深远的文化立意,俨然为破解近代以来从未间断的“古今之争”亦即中国道路之争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这一意义上,“第二个结合"是一种汲古润今、固本拓新的结合,实现了“古今之会通”。

(一)溯源本来,以文明接榫的自觉拓展中国道路的厚实文化根基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现代文明都不可能是一座从天而降的“飞来峰”,必然要以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前置性存在为基础和保障,“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从西方理论中演绎而来的,更不是从他国模式中照搬而来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走出来的。“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如果说“第一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广度,在横向比较中突出了这条道路的本质特点和独特优势,那么“第二个结合”则内蕴着“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的文明思维和历史意识,以文明接榫的自觉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深度,在纵向贯通中突出了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和文化内涵。一方面,“第二个结合”打通了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连接通道,充分彰显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第二个结合”立足中国历史发展的纵轴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的根本性问题,将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视野从重要历史阶段的研判延展至历史长周期的维度,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置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脉络的延长线上,并将二者熔铸成为同一条道路——中国道路,从而将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斗争史、党的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改革开放探索史接续贯通了起来,实现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接榫,契合和证成了“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这一内在规定性。另一方面,“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充分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第二个结合”在历史的深处回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从价值尺度标注了中国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层次作用,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诉求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良土沃壤,特别是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实积淀,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为依托,从中获得强大的文明底气、恒久的历史定力和不竭的发展源泉。

(二)面向未来,以文明更新的主动打开中国道路的宽广创新空间

历史虽然诉说着过去,但清晰地指向着现实与未来,“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葆有一种文明接榫的厚重历史感,更充盈着一种文明更新的深远现实感,显扬着在中华文脉的丰厚滋养中坚定面向未来、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这样一种“向史而新"的文明特质,正契合了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勃兴的时代路向,也是更好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逻辑支点。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人类实践活动创新创造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是中华文明内生性的现代化,是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度契合和有机结合中互相成就,其作用对象和实践场域就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就是中国式现代化。

经由“第二个结合”,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上的主动,铸就了文化形态的更生机制,打开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空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续更新,将中华文明推向了更加深远的未来。一方面,“第二个结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文明更新问题,焕发着“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的主动性,不仅铸就了一个文化形态的更生机制,创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基础的文化形态,即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而且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拓展和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让我们更加明确地把握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走向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场域内,“第二个结合”打开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放眼更加广阔的文明发展图景,清醒认识和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使其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治世智慧等精粹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培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文明内核及其实践,不断激扬中华文明辉光目新的活力与动力,别开生面地创造出既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又符合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新时代理论和制度成果。

(三)“第二个结合”在固本拓新中彰显深远而宏阔的历史纵深性

正确看待“古”和“今”的关系,其实质就是辩证处理好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一脉相承、相因相循的关系,就是辩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交相为用、并行不悖的关系,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必然问题,也是中华文明在精神上更加丰盈成熟的显著标志。

“第二个结合”之所以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超越了将传统与现代判然二分的形而上学的思维范式,让“古”与“今"两个范畴从非此即彼、相互割裂的对抗型关系转换为一气贯通、相互为用的共生型关系,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换言之,“第二个结合"既是对过去的思考,也是对现在的开拓,更是对未来的奔赴,以宏阔深远的历史视野对中国道路做了全景式考察和长周期铺展:它坚持溯源本来,回望走过的路,秉持着对中华文明的礼敬之心,强调在赓续民族血脉中探寻中国道路“从哪里来”的问题,坚守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让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文明底气和历史前提,从而表现出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那种古为今用的开拓性,使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宏阔意蕴。它坚持面向未来,远眺前行的路,蕴含着对中华文明的推进与发展之道,强调在回应时代召唤中解答中国道路“往哪里去”的问题,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和蓬勃生机,从而表现出了“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那种推陈出新的创造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深远意蕴。

诚然,“第二个结合”直接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是深人文化层面的结合,但“文化观本质上是历史观”,“第二个结合”在继往开来的理论意涵中纵贯了历史、现在与未来,从而呈现一种古今会通、源流互质的大历史观。更进一步说,这种大历史观的呈示,既不肆意否定过去,也不执意固守当下,而是强调历史性和时代性的交织,让我们能够在接续奋斗中更好地诠释五千年中华之神韵、构筑新时代中国之气象,以历史文明大视野来整体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审视其“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进而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远而宏阔的历史纵深性,使其得以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继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种“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的历史纵深性,也侧证了“第二个结合”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结合,是对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进取精神的发扬光大。

三、立破之澄明:在坚持真理和批驳佯谬的统一中确证理论原创性

“第二个结合”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创新,这一定位首先就是从其理论属性而言的,表明其既是理论思维的起点,又是理论创新的结果,是兼具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规律性认识。“第二个结合”的提出与阐发,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理论思维的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理论升华。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理论创新的认识和把握更为深湛地达到了文化和文明的高度。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命题,“第二个结合”循着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逻辑应运而生,也循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不断坚持和深化,用完整明确的叙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握规律、坚持真理的意志和笃行真理、批驳佯谬的能力,并使二者统一于党的创新理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机理中。

(一)坚持真理,以守正创新的锐气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在“第一个结合”中得出的符合理论发展客观规律的思想结晶,也是在“第二个结合”中充盈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的理论成果。“两个结合”的理论框架和时空论证虽然有所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贯穿其中的理论线索,即在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中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毋庸置疑,“第二个结合”是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也是在整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进行的规律性探索,深刻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真理精神。从实现途径上看,它以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深沉力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对马克思主义根本性指导作用的正确认识上实现了新的飞跃,在不断开辟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道路的问题上统一了全党思想、意志和行动。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第二个结合”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同时又必然推动着新的更高起点上的思想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这一论述清晰地告诉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本质要求就是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就意味着我们要高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深度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深度交互,继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以历史的穿透力进一步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以文化的亲和力进一步让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以文明的生命力进一步让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聚变出彰显文化自信、饱含历史自觉、续中华文脉的新的理论优势,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二)批驳佯谬,以敢于斗争的勇气纠正阻碍理论创新的错误倾向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意味着它不单是坚持真理、发展真理的自信抉择,而且还秉承着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表现为一种勇于批驳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思想和文化主动,以隐性论域上的表达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视野和实践场域,捍卫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思想阵地。当前,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特别是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错误思想倾向和态度,亟待我们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叙事,进一步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和禁锢,遏制不良观念的侵蚀和渗透。“第二个结合”的明确提出,充分彰显了其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文化引领人的鲜明导向,正是对这些思想迷雾和文化陷阱最现实、最有力的驳斥回击。

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第二个结合”更加深刻地批驳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狭隘理解,从文化的维度上冲破了理论创新的思想藩篱。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书斋里的学问,中国共产党人也绝非“不可救药的书呆子”。“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我们党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产物,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加广阔的运用空间里旗帜鲜明地突出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克服了拘泥于经典作家抽象理论而忽视历史文化实际的教条主义,超越了满足于主观经验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在文化和文明的层面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正确方向。

在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上,“第二个结合”更加有力地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等偏颇观点,为破解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奠定了认识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第二个结合”深化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破除了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肤浅认知,理直气壮地将历史文化传统看作是创新发展的宝库而非继续进步的包袱,以批判反思的理论态度摒弃了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妄自菲薄的文化虚无主义、唯古是从的文化复古主义,祛除了文化自卑心理和文化自负心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话语体系的消解,从而标示了我们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新高度。同样,“第二个结合”所推动的这种“积极的思想斗争”,更加深刻地审视了扬弃与超越西方现代文明观的问题,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形态和叙事体系的科学建构,并进一步揭示了“西方中心论”的话语垄断和意识形态裹挟,为人们跳脱出“现代化=西方化”“现代化逻辑=资本主义逻辑”的观念桎梏提供了逻辑基础。

(三)“第二个结合”在扬清抑浊中确证深湛而透辟的理论原创性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意味着其必然要体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理论思维,正确处理“立”与“破”之间的辩证关系。邓小平强调:“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一论断事实上从坚持真理与批判佯谬相统一的角度为确证“第二个结合”深湛而透辟的理论原创性提供了一条致思路径。

纵观党的理论创新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表征和思想火花,长期存在于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并催生出诸多理论创新成果,但客观地说,这种存在是相对隐蔽潜在的,是一种用之不觉、语焉不详的“自在”状态,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未能进行系统总结、集中概括和理论升华。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不断把握文化变量的同时深化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阐发了“第二个结合”,将“第二个结合”提升到更为显性、相对独立的原则性位置,使之跃迁为一种“自为”的状态。这恰如其分地证明了“只有当概念成为在实践意义上的‘自为存在’的时候,人的概念才能‘最终地’抓住、把握、通晓认识的这个客观真理”。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第二个结合”的叙事是一场“术语的革命”,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自发自在”的彼此契合到“自觉自为”的有机结合的理论转向,在党的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原创性和战略性意义。

同时,这一理论转向的达成,也呼应了“第二个结合”立破并举,扬清抑浊的现实存在样态。之所以说“第二个结合”实现了“立破之澄明”,就在于它能够“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以理论上的清醒秉承着显性阐扬与隐性批判辩证统一的逻辑理路,既坚定不移地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和认识作坚决斗争。始终保持对错误思潮的鉴别力、抵抗力、反击力,申明了我们党在理论创新问题上大张旗鼓坚持什么、维护什么,毫不妥协反对什么批判什么。在又一次思想解放中拓宽了通往真理的道路、扫清了思想的迷雾,促进了新的原创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使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学理化获得了更为丰沛的精神动能,释放着更为巨大的理论效能,也更加确证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理论发展过程。

四、中外之兼济:在立足本土与观照世界的统一中持守使命道义性

处理好本土文明与异质文明的辩证关系,从文明史的视野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地宣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就是对这种使命道义性的有力验证和坚定持守。确切地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民族性与世界性高度统一的结合,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观照人类文明进步,不仅强调坚持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巩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而且强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释放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力量。因此,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蕴,还需聚焦于其融通中外、惠已达人的内在特质,将其置于破解“中西之争”的辩证逻辑中进行考察。

(一)立足本土,以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要求我们决不能躺在中华文明悠久璀璨的历史“功劳簿”上自我沉醉、止步不前,而是要增强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在昌明民族文化上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文化宣言指明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基础,也标定了“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旨归和文明目标。

“第二个结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续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彰显着“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内在特质,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根本途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模板的简单套用,也不是对中国传统文明形态的修补改良或简单延续,更不是对任何其他文明体系的“再版”“翻版”或简单模仿,而是经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独立自主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反映着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文明发展规律,主动担当文化历史责任的自觉意识,代表着我们党高度认同民族文化价值、充分肯定民族文化未来的自信态度,蕴含着我们党探索自身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自强追求。在这样一种价值表达中,“第二个结合”深刻体现着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明晰了“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的理论成因,巩固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尤其是理论建构上的独立自主,强调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铺展了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图景,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了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无比强大的自信定力。在更深远的民族意义上,“第二个结合”让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成为一种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彰显着“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使之通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不断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精神文化支撑和思想理论指引。

(二)观照世界,以胸怀天下的视野积极回应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

科学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是人类文明发展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热切期盼,也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应有贡献。从“结合"的对象来看,马克思主义把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作为崇高价值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胞物与、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天下观,这两大传统的高度契合性为“第二个结合”校准并设定了宽广的世界视野和强烈的天下情怀。马克思曾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尽管“第二个结合”扎根于本民族的生存土壤中,正稳定持续地为民族复兴积蓄力量,但其并非民族主义式的狭隘叙事而是放眼世界,以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方式参与世界历史的叙事,展现着对人类共同福祉的理论观照和逻辑预设,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深化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

作为“第二个结合”的躬身践履者,中国共产党以高远视野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以宏阔格局洞察人类前途命运走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思想、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思想等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实生物”“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等理念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并诉诸“结合"持续推动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和美好现实,切实扛起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应对人类文明发展困境的时代担当。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第二个结合"中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话语和理论话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上那些既追求现代化发展又希望保持自我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路径和具体选择,深刻改变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格局。顺应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全球治理的理论场域内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前瞻性指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让在历史上已经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两大思想文化体系,继续进行兼顾世界视野与人类关怀的话语体系创新,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不断贡献出解决当今世界性难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而更好地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为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化为现实提供通达路径和价值支撑。

(三)在惠已达人中持守深厚而崇高的使命道义性

从唯物辩证法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来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与此一致,“第二个结合”深深根植于中华大地,直接生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场域之内,体现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基因的自我坚守和时代阐扬,凝聚起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同时又以胸怀天下的视野观照着人类文明的美好未来,主动省思关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憧憬和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愿景,在文明的坐标系上形成了以传承发展中华文明为价值原点,向人类文明交流进步辐射和拓展的演进逻辑,体现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同行共进。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面对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第二个结合”坚持根植本土与观照世界的辩证统一,使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人类整体发展事业深度交融,更加坚定地把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与世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生动映照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一崇高追求和使命担当,在更为深广的文明向度昭示着惠己达人、向上向善的道义力量和道义优势。

基于这种深厚而崇高的道义性,“第二个结合”获得了以文明交流互鉴的立场和主张破解“中西之争’的时代契机,推动了“自我”与“他者"关系问题的思想解放。通过交融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文明与时代化的中华文明,“第二个结合”为解决文明冲突,推进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繁荣发展树立了典范,并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引领性和示范性的效能,推动了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呈现出了其超出一国范围、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普遍真理性。由此可见,坚持“第二个结合”,就是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在推动文明交流交往交融中做到“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熔铸古今、汇通中西,并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不断促进中外话语体系的开创性对接,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更具发展中国、造福世界的使命道义性。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归结起来讲,“第二个结合”是关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前途命运、关乎中华文明可大可久的重大理论命题,它的提出,标识了高度的理论自觉,推动了彻底的文化自信,彰显了真正的价值先进,体现了深刻的思想解放,意味着我们党找到了解决魂脉与根脉、传统与现代、真理与佯谬、中国与世界等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坚持和推进“第二个结合”,就是要清晰体认其辩证内核,在把握魂脉与深植根脉的辩证统一中巩固文化主体性,在溯源本来与面向未来的辩证统一中彰显历史纵深性,在坚持真理和批驳佯谬的辩证统一中确证理论原创性,在立足本土与观照世界的辩证统一中持守使命道义性,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性的科学认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稳致远。



版权所有:必威betway(中文版)官网-App Store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技术支持: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